在某日的下午,一對焦急的祖父母帶著哭鬧不停的2歲小朋友來到診間,主訴是從昨天開始發現小朋友尿布上的大便紅紅的,好像有血。我接過帶來的尿布一看,果然是一攤已經變成暗紅色的血漬。當我讓小朋友躺在在診療床上準備做腹部的檢查時,小朋友極度躁動不安,腹部好像一碰就痛,不肯配合檢查。其實,病童在診間由於不安或是從前不好的經驗而哭鬧是常態,但是病童祖母告訴我,他從昨晚開始就斷斷續續地哭鬧,即使是平靜下來後,沒多久又開始哭了,連在睡覺的時候都好像會痛醒在床上打滾;而且,從昨天食慾就一直很不好,幾乎吃不下東西。我聽了祖母的話之後,腦中馬上閃過了"腸套疊"的可能性,便快速將病童轉診到彰化基督教醫院去接受進一步的治療。
腸套疊(intussusception)指的就是一段腸子滑進了另一段腸子裡面,腸道受到壓迫後會影響血液的供應,進而產生腸道的缺氧而引發間歇性的強烈疼痛。打個比方好了,就好像脫外套時,袖子常出現的反摺一樣;或是可伸縮的單筒望遠鏡,一開始的腸子是望遠鏡伸到最長的樣子,發生腸套疊後,就像望遠鏡縮到最短一樣,一層層的疊起來。最常見的是小腸套到大腸裡面,在小腸和大腸的交界發生"迴腸-結腸型腸套疊",這類型佔了約90%。除此之外,小腸套進小腸、大腸套進大腸,甚至是小腸先套進小腸後再套進大腸都有可能,但比較少見。
6個月到3歲的兒童機率最高,其中80-90%發生在2歲以前,60%發生在1歲以前;請注意,並不是3歲以上就不會得腸套疊,只是機率很低,若較大的病童被診斷出腸套疊,特別要考慮是否有淋巴組織的增生或是有手術的病史。男女比約為3:2。
間歇性腹痛,嘔吐,帶血及黏液的大便和可觸摸到的腹部腫塊。
由於腸道的血流供應被影響了,所以腸道會因缺氧而疼痛。在這個年紀的孩子不太會表達(6個月到3歲),所以當疼痛發作時,病童常會將兩腳彎曲縮向肚子,哭鬧不停,而父母總是揪心而不知所措。特別的是,腸套疊引起的疼痛是間歇性的,所以會觀察到孩子一下平靜下來,一下又開始躁動哭鬧。在發生腸套疊之後,腸子的蠕動會受阻,因此吃不下,甚至開始嘔吐,也會進展到嘔吐出膽汁。接著便會解出帶有血絲和腸道黏液的大便,樣子很像紅色的果醬。
有75%的腸套疊案例是找不出原因的。
有些統計數據發現,腸套疊在春秋的季節較易發生,而某些季節性的病毒性腸炎也好發在這時候,所以在統計學上可以看到一些巧合。此外,在一些情況下,容易出現導引點(leading point)而引起腸套疊,例如上呼吸道感染、急性腸炎、梅克爾憩室、息肉、腫瘤、血管異常增生或先天性腸道複製囊腫。在感染方面以病毒為主,研究發現腺病毒的感染和腸套疊有極大的相關性。最後,腹腔手術術後也可能會增加腸套疊的機率。
首先要先確診腸套疊,而除了臨床症狀之外,最好的確診工具就是超音波了,在超音波的切面底下,套疊在一起的腸子看起來會像"甜甜圈"或是"標靶"。雖然超音波的準確性很高,但若病童不肯配合或是脹氣過於嚴重,就很難進行檢查。 另一個診斷的工具就是放入肛管後用鋇劑灌腸,在X光之下診斷腸套疊。
確診之後,若病童生命徵象穩定且尚未發生腸穿孔,那麼就可以先考慮用灌腸治療來復位,會使用水、氣體或是鋇劑灌入腸道。70-85%的病童能成功復位,剩餘的,就要進行手術了。非手術復位的腸套疊有10%在3天內可能會復發,因此在這3天要嚴密的觀察臨床狀況。
前 成美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呂弘鈞撰文